雲端時代之圖書館服務平台研討會

時間:105年10月7日 
地點:交通大學圖書館B1國際會議廰
錄影檔:http://ocw.nctu.edu.tw/speech.php?gid=6
 
       圖書館服務推向雲端是未來的趨勢,交通大學圖書館於105/10/7(五)舉辦「雲端時代之圖書館服務平台研討會」,邀請學者專家共同分享現今雲端時代之圖書館服務平台發展現況及未來發展趨勢。
推廣組 撰文
議程
時間主題 引言人 / 主講人 簡報
09:00~09:30 報到
09:30~09:40 袁賢銘館長致詞
09:40~10:20 雲端時代大學圖書館服務平台之願景實踐
A Vision and Practice for the Library Service Platform in the Cloud Era
引言人: 林志敏館長
(逢甲大學圖書館館長)
主講人: 黃明居副館長
(交通大學圖書館副館長)
10:20~10:40 茶敘
10:40~11:20 協調合作 - 共創圖書館價值
Creating Value through Collaboration
引言人:林志敏館長
(逢甲大學圖書館館長)
主講人:鄭瑞瓊館長
(嶺南大學圖書館館長)
11:20~12:00 當自動化系統真正開放時:協同合作之益處
When the ILS is Open:The Benefits of Collaboration
引言人:林志敏館長
(逢甲大學圖書館館長)
主講人:公丕儉先生
(美國EBSCO公司大中華區業務副總)
12:00~13:30 午餐及參觀攤位
13:30~14:30 由內而外重新定義的圖書館服務平台 Redefining the Library Services Platform from the inside out 引言人:林福仁館長
(清華大學圖書館館長)
主講人:Neil Block
(VP Open Source Innovation, EBSCO)
14:30~14:50 茶敘
14:50~15:50 改變,帶來全新的視野
New perspectives for libraries
引言人:林福仁館長
(清華大學圖書館館長)
主講人:Miles Stauffer
(Ex Libris Solution Architecture Consultant)
15:50~16:10 綜合座談 主持人:袁賢銘館長

主講者內容簡述如下:

      交通大學圖書館黃明居副館長引Marshall Breeding之言,圖書館服務平台(Library Service Platform,簡稱LSP)的定義、功能與系統架構說明後,提出一些問題讓我們思考LSP該如何套用到台灣,又如何能讓讀者有感,以增加對圖書館的「黏稠度」,而館員是否也能跳出安於現狀的框架,客觀地評估現行系統的不足與限制。同時也思考,若未來走向Bookless Libraries, LSP能否應付這種環境?館員的角色又將變得如何?
       現行的圖書館自動化系統以處理紙本與實體館藏為主,無法進一步地管理數位資源;模組化的作業方式,封閉且不易交換;與圖書館其他系統各自獨立,在串接性不足下,讀者必須面對許多的檢索界面,非常不便利。除了搜尋的界面多外,其他相關的圖書館服務也分散不集中。
       新一代的圖書館服務必須以讀者為中心,滿足讀者的資訊與學習的需求,以各種加值服務增加讀者對圖書館的「黏稠度」。
       我們期望LSP可以跳脫原來的服務與作業框架,不僅保有圖書館的傳統優勢,在雲端化後,於讀者端、館員端、圖書館與館際間合作四個面向更具效率與智慧(圖一)。

(圖一:黃明居副館長,雲端時代大學圖書館服務平台之願景實踐)

      香港嶺南大學鄭瑞瓊館長分享由香港8所公立大學所組成的香港高校圖書聯網(簡稱港書網-JULAC),透過聯盟合作創造互惠環境、爭取校方與主管單位的經費,同時也積極地導入新一代的圖書館服務平台,共創圖書館服務。
       鄭瑞瓊館長從為什麼要合作,合作的範圍與會衍生的風險,與導入新一代圖書館服務平台的過程中需要的經驗與技術,每一個環節都審慎評估。此外,JULAC是另聘一短期的Project Manger,在廠商與圖書館間居中協調,這對於國內的圖書館,向來是直接與廠商接洽有很大的不同。
       鄭瑞瓊館長也分享館員對於系統轉換的糾結情緒,館員會稱讚現有的系統往往是在換系統的時候。但鄭瑞瓊館長鼓勵館員重新思考,系統轉換並不是全部工作流程的移轉,而是重新檢視作業程序,應該是將人力轉換到原本想做,但沒有時間去做的事情上(圖二)。
       JULAC不僅是有新科技的導入,最重要的是帶動了改變,鼓勵館員接受不同的觀點與工作流程,重新思考統整,讓圖書館走向新的服務時代。

(圖二:鄭瑞瓊館長,協調合作 - 共創圖書館價值)

       EBSCO大中華區副總公丕儉先生的分享也呼應黃明居副館長與鄭瑞瓊館長的論述,為何我們需要新一代的圖書館自動化系統,或稱圖書館服務平台(LSP)。如同黃明居副館長所言,現行的服務有太多的入口,資源分散不集中,既使我們花了大筆經費在探索資源上,但讀者最終還是走向Google的懷抱。當然,圖書館不是要跟Google比,但我們希望圖書館的平台在付費資源的排序上能夠比Google好。同時,也希望圖書館的各種資源都有相容互通的能力,最後公丕儉先生分享EBSCO對於整合與開發open source科技的支持以及FOLIO(Future of Library is Open)在未來圖書館服務平台是以協同社群為基礎的方式來重新定位圖書館服務與創新圖書館未來(圖三)。

(圖三:公丕儉先生,當自動化系統真正開放時:協同合作之益處)

       下午的兩場主要介紹新一代的圖書館服務平台,分別由EBSCO的Neil Block介紹FOLIO,以及Ex Libris的Miles Stauffer介紹Alma。兩個平台都是利用雲端運算技術,達到集中分享,優化工作流程,而超越資源型態的限制,全面管理各類型圖書資源也是它們的優勢。

         清大圖書館林福仁館長以系統的開放性,將FOLIO比喻為 Android系統,Alma為IOS系統,針對這個比喻,兩家廠商也各自作出回應。EBSCO稱FOLIO系統為原廠發開,同時開放本地化的客製,如同手機上的APP。Ex Libris則言Alma並不是像IOS一般地封閉,而是採半開放,另外對於雲端主機放置的地點也有討論。

       最後,交大圖書館袁賢銘館長在綜合討論時,希望台灣的圖書館可以多多參與LSP的討論,也希望可以參考JULAC,成立合作案,協調合作,共創價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留言